不是习惯驱动的成功,终将成为过去。
六个人才档次
“下君尽己之能,中君尽人之力,上君尽人之智。”我建议所有管理人员都好好思考一下这句话。
这句话出自《韩非子》,意思是,低水平的人实际上只是依靠自己的能力在苦干;中等水平的人可以运用别人的力量来做事;高水平的人可以激发别人的智慧来实现目标。
管理人员应该具备后两种能力,不仅能够激励团队成员积极工作,还能够发挥团队的智慧去突破和创新。
个人能力再强,也只是个优秀的打工仔。 很多诺贝尔奖颁给的项目,也是多人负责的,很少有独立负责就能获得最高成就的。 想要成功,就要依托团队的力量。
在高一点层次的人才,会学会如何利用他人的力量,得到的成果会跃升一个数量级。 但如果只能基于自己的脑力,利用他人的劳动力,那得到的收获只有数量级上的增长,无法得到质量上的突破。
第三个层次,学会激发别人的智慧来实现自己的目标,不能仅仅用其蛮力,可用其智创造财富。
员工的价值如何衡量,价值来源于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。
员工的目标是使自己在组织中变得有价值,让自己最终成为不可替代的人。
我们往往会产生一种错觉,把平台的价值当成了自己的价值,而没有思考自己的能力是否真正提升了。
员工价值=能力×价值观×心智模式。
这个公式告诉我们,提升自己有三个大的努力方向:
第一,提升个人能力;
第二,树立与公司一致的价值观;
第三,改善自己的心智模式。
成长最终还是要靠自己,平台仅仅提供推动作用,第一责任人和最受益人都是我们自己。
精英小团队让组织更健康
什么是精英小团队?
举个例子,我们公司的精英小团队由两到三人组成,最多不超过五人,五人以上就要拆分为两个团队。精英小团队是由精英成员组成的,它的成员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。
第一是思想精英化,这里所说的思想包括价值观、做事方法和思维方式。
第二是专业能力精英化,这里所说的专业能力包括现有能力和学习能力。
第三是业绩结果(赋能)精英化,结果导向是对职场人士最基本的要求,结果是一切工作的起点和终点。精英小团队的成员,需要有强烈的结果导向,出色的结果是他们的荣誉。
由精英构成的精英小团队,工作效率更高、赋能效果更好、给公司创造的价值也更大。团队成员成长更迅速,他们的收入也会更高。
精英小团队由什么类型的员工组成呢?
采用人为分类法,我们可按茎的形态将常见的植物分为四大类:草本植物、藤类植物、灌木和乔木。
草本植物,体形一般都很矮小、寿命较短、茎干软弱。
藤类植物,一般茎长而不能直立,能倚附他物向上攀升。
灌木,是木本植物的一种,没有明显的主干、呈丛生状态、比较矮小,多年生。
乔木,也是木本植物的一种,树身高大,由根部生出独立的主干,树干和树冠有明显区分,且主干直立,通常高达六米至数十米,多年生。
参照以上的人为分类法,我们将莱绅通灵的员工分为草本型员工、藤类型员工、灌木型员工和乔木型员工。
草本型员工,赋能力弱、专业知识差、工作能力一般、缺乏学习力,通常没有自己的愿景和使命。
灌木型员工,是行业或者专业里的老兵。他们在某个领域或者行业里工作时间比较久,仿佛什么都知道,但其实并没有掌握相关的核心知识,再加上进取心不够,没办法成为公司栋梁。
乔木型员工,有自己的愿景和使命,看问题有格局,做事有担当,也愿意学习,所以他们的成长空间很大,慢慢会成为公司栋梁。
能持续给公司带来价值的显然是乔木型员工。要想拥有更多的乔木型员工,一方面需要在公司内部寻找乔木型员工的苗子,重点培养;另一方面要在社会上寻找乔木型员工,把他们请进公司并委以重任。